芥末文学
一个火辣的小说推荐网站

我靠科举奔小康宋知学小说在线章节目录阅读最新章节

《我靠科举奔小康》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种田小说,作者“柠檬爱吃奶”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,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。小说的主角宋知学勇敢、善良、聪明,深受读者们的喜爱。目前,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02章,总字数121286字,喜欢种田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!

我靠科举奔小康宋知学小说在线章节目录阅读最新章节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路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,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背着东西,有背着自家编制的小玩意,有背着麻袋卖粮的,也有和他娘一样挎着篮子,那小心翼翼的模样,估计里面也是鸡蛋。都是附近村里的,有些甚至还认识宋三牛客气的打着…

我靠科举奔小康宋知学小说在线章节目录阅读最新章节

《我靠科举奔小康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连续几天的农活,宋三牛和王氏直接黑了一圈,就是平日里白净的宋四河都黑了一圈,现在地里的活计都忙好了,接下来就是晒谷打谷脱壳了,这些宋三牛和王氏舍不得儿子跟着,宋四河这段时间小脚累的都起水泡了,也不敢在逞强了,心里默默祈祷着地窖里的鸭蛋能腌成功。寒露将至,家里的稻谷已经脱壳被装在麻袋里,堆在屋子里了,就这还不算完,还要等过几日上面的官兵下来收完粮税才可以吃新收下来的新米。

《我靠科举奔小康》精彩章节赏析

路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,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背着东西,有背着自家编制的小玩意,有背着麻袋卖粮的,也有和他娘一样挎着篮子,那小心翼翼的模样,估计里面也是鸡蛋。

都是附近村里的,有些甚至还认识宋三牛客气的打着招呼,这不,一个壮如铁塔一般的汉子,手里提着两只野鸡三只野兔,从另一个方向过来,看见宋三牛,咧嘴一笑:“三哥,也去镇上。”

宋三牛笑着回应:“是啊,柱子这次收获不错啊!牛。”说完还竖着一个大拇指。

叫柱子的汉子大笑了两声,便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宋四河,这孩子长得白净,眼睛黑溜溜的,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欢,随即笑道:“三哥,你家儿子长得真不错,看着就机灵。”

宋三牛听后,只觉得比自己得到赞扬还高兴,觉得柱子有眼光,自豪道:“主要是像我,哈哈哈。”

王氏没好气的瞪了自家男人一眼,宋家村人可都说了,四河像她多,不过在外边,王氏还是很给自己男人面子的,没有出声反驳。

很快就见到了镇门,上边写了三个字,笔画有些多,但是大概意思估摸着就是白水镇了。

白水镇五日一小集,十日一大集,逢上过节就是连着三天大集,大家都记着日子,所以镇上的人很多,不过宋四河还是有些失望的,镇上并不如他所想那样繁华。

也就是房子从茅草屋泥瓦房变成了青砖房子,衣服从粗布变成棉布而已,不过镇上做生意的人家倒是挺多,有卖杂货的,有卖女儿家头绳、小巧的梳子、手串的,也有卖馄饨、面条、大肉包子的,那味道一下子就把宋四河给香迷糊了。

宋三牛到了镇上就和柱子叔分开了,见自家儿子好奇便耐心解释道:“你柱子叔是个猎户,敢进歪脖子山,猎到的野味一般都是卖到镇上酒楼的,卖了就可以回家。”

猎户好哎,有肉吃。

宋四河一家来的还算早,好位置还有不少,宋三牛选了一个旁边是卖山货的人家停下,把篮子往地上一放,就开始售卖,卖鸡蛋的其实宋四河刚刚就看见了好几家,不过这个时候鸡蛋是个金贵物,买的人还是挺多的,只不过大家都是五枚八枚的买,这也能看出镇上人家过得也不是特别好。

一枚鸡蛋两文钱,这是死价钱,除非是小一些的卖一文五,其它的都是两文钱,没得谈,宋家一共也就五只鸡,一般一只鸡每天能生一个蛋,十天出来卖一次,十天也就是五十个蛋。

但是老张氏有时候舍不得孙子,会拿出来几个给孩子们做个野菜蛋花汤什么的,再加上私下里偶尔给小孙子一两个吃,所以这次也就带出来四十四个鸡蛋,鸡蛋都是差不多大的,毕竟有几个小的都是进家里孩子和宋四河肚子里了。

宋四河待了一会就坐不住了,他想出去瞧瞧,看看这个时代的物价如何,对了,还有他小挎包里的肉吸虫呢!可是要卖钱的。

宋四河拉了拉自个爹的衣裳,仰着头脆生生道:“爹,我们还要去药铺呢!”

“对对,差点忘了。”宋三牛骤然想起儿子要做的事情。

“春云,我带四河去一趟药铺,你继续卖鸡蛋,等我们回来。”

“知道了,把儿子带好了。”王氏不放心叮嘱道。

“知道了。”

宋三牛回了一句,就牵着儿子往附近的药铺走去。

妙春堂里,一个店小二正在抓药,旁边还站着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男人,此刻正啪啪的拨弄着手里的算盘。

宋三牛虽说是个农家人,但是天生好像就是个不怕人的,一个都没有发怵,带着儿子就走了进去。

店小二见来了客人,立马走出来笑着迎上前道:“客人想买什么药材。”

虽然这一大一小看着就是乡下人,但是只要是进来买药的,肯定身上都是带了钱的。

一旁的掌柜只是抬头扫了一眼,便继续低头盘算着账目。

宋三牛笑道:“不知道,你们收不收药材?”

店小二一愣,药材,这对父子是采药人?那肯定是不行的,他们妙春堂可是有好几个采药人呢!

店小二摇了摇头:“我们这不缺药材,你还是去别家看看吧!”

宋三牛本就是随便问一嘴,不收也觉得正常,就准备牵着儿子回去。

“伯伯,我这可不是普通药材,你可以先看一下再说要不要。”

柜台前突如其来奶声奶气的声音,一直拨弄算盘的掌柜的抬起头,只见面前一个小不点正踮起脚努力的仰起头跟他说话呢,刘掌柜觉得这孩子有趣,放下手中的算盘,笑道:“哦,那我到是要看看是什么不普通的药材了。”说着便从桌子后面走了出来。

宋三牛立马把手里的小挎包递了过去,刘掌柜接过挎包打开一看,抬起头看向宋三牛一脸好奇道:“你们怎么知道这是药材?”

宋三牛一愣,没想到儿子说着玩的玩意居然真的能卖钱。

“是我觉得好玩,又觉得这虫子这么肥或许能卖钱,才想着让爹抓一些卖试试。”

刘掌柜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宋四河,眼里滑过一丝欣赏的神色,笑道:“不错不错,这孩子脑瓜子聪明,这个虫子叫水蛭,确实是一味药材,而且价格上也算不错。”

宋三牛听到价格不错,顿时喜上眉梢。

“只是,你这水蛭是新鲜的没有晒干,价格就……。”刘掌柜说到这里停顿下来。

“我懂,我懂,掌柜,你看着给就是了。”只要有钱就行,宋三牛这么想着。

刘掌柜点点头笑道:“活的一斤六十钱,干的一斤四百文钱,你这我估摸着有两斤多一些,我给你一百五十文钱怎样。”

宋三牛瞪大着眼睛,有些不可置信,就这小玩意这么贵?

宋四河倒是小大人一样点了点头,前世一斤水蛭干好一些的品相,可都被卖到了两千多一斤,这活的六十文也算不错,毕竟活的五六斤差不多才晒出一斤干,就这还得是大货才行,要是小货得十斤才能晒一斤干,所以刘掌柜给的这个价钱很不错了,没有因为他们是农家人而随意压价。

“不不不,掌柜的,就算两斤,你给一百二十文钱就行,还有的算是我送你的。”反应过来的宋三牛连忙说道。

宋四河心里很是赞同,自己这个老爹还真不耐,难怪地里活计做不明白,原来长了个做生意的脑子,不错不错。

小说《我靠科举奔小康》阅读结束!

继续阅读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