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力士带着几个小太监,亲自到长安西市,请李白到兴庆宫填歌词,可是,李白愣是不给面子。
李白让高力士先等着,等酒喝够了再去。
高力士一看,不动手不行了。
让手下太监,不管三七二十一,直接把李白扶到马上,用绳子捆好……
然后,马鞭一挥,径直驶向兴庆宫……
李白被风一吹,酒醒了大半。
“回陛下,翰林待诏李白已经带到!”
高力士说道。
“好啊!李翰林,当今牡丹盛开,春光灿烂,就请李翰林施展才子妙手,填写新词几曲,讴歌太真妃,以助雅兴,如何?”
李隆基说道。
“好是好,可是,李白的酒还没有喝过瘾,能否再喝几杯?”
李白说道。
卧槽!
什么时候啦,还喝!
李隆基不怒反笑,说道:
“好啊!宫中岂无美酒?”
高力士让太监火速拿来宫中珍藏的美酒。
李白也不客气,一口气喝了七八杯。
这小子可能要误事!高力士暗想。
等一会你喝醉趴下了,你踏麻的还能写出一句诗吗?恐怕一个字你也写不出来!
还是劝劝他吧:
“李翰林,不能再喝啦!再喝,可真要醉啦! ”
“我没醉!没醉!没醉!”
李白醉醺醺地说道。
尼玛!
真拿这小子没办法!
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由他去吧!
反正我也劝过了。高力士寻思。
那李白不仅不听高力士的劝告,反而又连喝了好几杯。
夕阳下的牡丹花,争奇斗艳,多姿多彩。
太真妃杨玉环在沉香亭北,凭栏而立,丰腴美艳,摄人心魄。她身着鲜艳夺目的黄色彩衣,头上的珠冠上也插着一朵黄色的牡丹花。
那是李隆基亲自插上去的。
翰林待诏李白醉眼迷离地盯着太真妃杨玉环,好像看呆了一般……
这小子,让你写赞美诗,你踏麻的对着美人发呆!
李太白,这一次,你一定会砸锅!看来,你这翰林待诏也干不长了!弄不好连小命也会丟!
高力士在替李白着急。
突然,李白发话了:
“陛下,我已经用清平调写成新词三首啦!”
“好啊!太白先生,快念来听听!”
李隆基太兴奋了。
李白一口气念出三首新词:
其一:
云想衣裳花想容,
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若非群玉山头见,
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其二:
一枝红艳露凝香,
云雨巫山枉断肠,
借问汉宫谁得似,
可怜飞燕倚新妆。
其三:
名花倾国两相欢,
长得君王带笑看。
解释春风无限恨,
沉香亭北倚阑干。
李隆基大喜:好词!好词!李翰林号称谪仙,果然非凡人可比!新词也仙气十足啊!妙绝!妙绝!”
杨玉环也如堕云雾之中,兴奋得满脸都是红彤彤的……
李隆基、杨玉环按照后世的说法,已经是李白的粉丝了,而李白,就是那个大V。
下一秒,粉丝开始打赏了。
李隆基说道:
“赏李翰林黄金一百两……”
没有掌声,只有宫女和太监的羡慕嫉妒恨!
哇塞!
太牛逼啦!
我踏麻的怎么就写不出这么美的歌词呢?要是能写出来,这一百两黄金岂不成了我的!
气死人呀!气死人!
李白谢过。一百两黄金,还行,够老子喝一阵子啦!下一步,喝酒的档次也要提高一下了,毕竟老子有钱了嘛!哈哈!
音乐会继续进行。
李隆基说道:“快把朕的玉笛拿来,朕要亲自伴奏!”
不一会儿,李隆基亲自吹奏玉笛,雷海青弹琵琶,张野狐弹箜篌,马仙期奏方响,李龟年演唱,一群浓妆淡抹的宫女载歌载舞的盛大歌舞会,热热闹闹滴上演了……
演唱歌曲的歌词,正是李白刚刚填写的《清平调词三首》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李白的《清平调词三首》,就像一阵旋风一样,很快传遍了长安城。
太真妃的倾国倾城的美丽,当然啦,还有翰林待诏李白的大名,长安的家家户户都在传颂。
就算你走在长安最偏僻的胡同里,也会听到有人在唱《清平调词三首》。
很快,不只是长安,连长安以外的人,也都知道太真妃杨玉环的美丽和李白诗词的魅力。
剑南地区当然也人人都知道了……
天宝二年的夏季,成都老是下雨,江海的锦江春大酒楼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,顾客变少了……
可是,另一方面,成都久雨成灾的历史记录,也已经应验。杨钊的四百亩旱地,因祸得福,今年应该会获得丰收。
到底是应该伤心呢?还是应该高兴?
真踏麻的很难讲。
这一天, 天依然在下雨,杨钊却冒着雨过来了。
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,一定是有什么好事啦!
那家伙的喜怒哀乐, 经常挂在脸上。
“兄弟,有好事啦!”
杨钊几乎是大叫着说。
“不用说,我知道,不就是下雨多,你那四百亩地,收成一定好嘛!”
江海笑着说道。
“那也算一件好事!但是,还有更好的事!你想不想知道?”
杨钊还卖了一个关子。
“啊!什么好事?还有比四百亩地丰收更重要?”
江海说道。
“我的堂妹杨玉环,现在已经是皇帝的妃子啦!太真妃!你说,这算不算好事!”杨钊急不可耐地说道。
“啊!真的吗?”江海佯装惊讶地说:“如果是真的,肯定是好事啊!”
“兄弟,只是有一点,我还搞不清楚,有人说,玉环在兴庆宫当女道士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杨钊说出了心里的疑问。
什么女道士!
完全是老皇帝在掩耳盗铃!睡了自己的儿媳妇,还怕人说闲话,就让杨玉环以女道士的名义住在兴庆宫。
实际上,和妃子有什么区别呢?不也一样在被窝里干好事吗?
但是,这种话,自己知道就可以了,何必要说给杨钊听呢?
看透不说透,还是好朋友!
这就对啦!
“钊哥,大唐最重视道教,因此,宫里让你堂妹杨玉环学习一点道教知识,有好处啊!”
江海打马虎眼说。
“哦!原来是这样!”杨钊好像明白了过来说,“兄弟,你看看,玉环将来能不能做个皇后什么的。”
“我看没问题!钊哥, 你就等着好消息吧!今后,你就是皇亲国戚啦,兄弟我,越来越高攀不起了呀!”
江海笑着说道……
小说《大唐第一牛人》阅读结束!